第九百一十八章 大宋美食家-《特级厨师》
第(2/3)页
给了邵龙一个赞许的目光,杨振兴继续说道:“后来苏轼被贬去了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自己开荒种地,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州期间,看到当地猪肉价格虽然低贱,但因为老百姓都不会烹制去腥,做出来的菜都十分难吃,除非饿的不行,几乎没有人吃猪肉。
所以就命令家厨把在彭城研究出来的红烧肉无偿传授给当地百姓,因其自号的关系,便被成为东坡肉。”
罗刚这时候接过了话题,说道:“剩下的我知道。”
杨振兴很意外,看着罗刚笑着说道:“哦?既然罗哥也知道,那么接下来您给大家讲讲吧。”
罗刚点点头,有点得意的讲道:“因为彭城和黄州不算是多么大的地方,所以东坡肉只在当地比较有名气,并没有传播开来。
真正被全国所知,是在苏轼到临安任知州的时候。
有一次太湖泛滥成灾,大片庄家被淹,因为苏轼在彭城有抗洪经验,提早采取了有效措施,带领百姓很快在灾后重建,度过困难时期。
当地百姓为了感谢苏轼,听闻他之前在彭城和黄州喜欢吃猪肉,就扛着猪去给他拜年。
苏轼收到以后,跟在彭城时做法一样,指挥家厨把猪肉做成红烧肉,送给百姓和疏通湖泊河道的民工吃。
大家吃完无不称奇,就亲切的把这道菜称为‘东坡肉’,因为当地名士富商多,大家纷纷追捧,这才在全国叫响了名字。”
讲完这道菜的起源,杨振兴又补充道:“东坡肉的制作,飞水后先在大砂锅里焖炖,加入调料后,盖上锅盖用纸浆或者布条把锅沿封死,小火长时间焖酥。
起锅后撇去浮油,再肉皮朝上,单独放在小陶罐里,然后加盖上蒸锅蒸制。
后来各菜系学去之后,纷纷利用各自菜系擅长的烹调方式加以改善,才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制作方式繁多的红烧肉。”
“原来如此!”
张耀虎和邵龙两个年轻人表示学习到了,他们还真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东西。
杨振兴又神秘一笑,继续说道:“说到红烧肉,除了发明者苏轼以外,大家应该还会想到另一位著名人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