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赵大出招-《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但可惜,事先陛下已经和他通过气,这次出征不会带他。
环视群臣,柴荣又道:“朕走后,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副留守,协同诸位宰相处理政务。
“将来这天下,一定是我的!”赵匡义捏紧拳头,在心里怒吼着。
“陛下圣明!”众臣躬身领命。
抬头一看,张永德站在大殿前怒瞪着他。
赵匡胤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我自有主张,无需你操心。你只管把开封事务照看好就行。”
若非因为小过回朝,担任淮南节度使的一定是他,那么淮南战事总体进展恐怕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驸马今日怎么了?莫不是又被四姐欺负,一肚子火气没处撒?”朱秀快步走上石阶,嬉笑道。
张永德恼火道:“若非你拱火,陛下怎会决心北伐?”
赵匡义不自然地笑道:“兄长说笑了,如今是我赵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但凡要事,我哪敢欺瞒?
至于朱秀,兄长说的不错,我的确忌惮此人。
赵二忙着勾搭贵妃符金菀,赵大则忙着布局落子,已经在为北伐之后的事情做打算了。
赵匡义道:“我想朱秀也知道,陛下驾崩后,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我赵家!双方相互忌惮,即便短时间内和平共处,但终究会爆发矛盾。
韩重赟的下场殷监不远,朱秀或许能容忍别人,但绝不会容忍赵家!
兄长也知道,陛下信任朱秀甚于赵家,将来陛下托孤,朱秀权位必定在兄长之上。
难道驸马想让我背负欺君罪名,故意哄骗陛下?”
若是朱秀掌权,别人都好说,唯独我赵家难有善终!
总之,这次北伐之行,对于陛下安危是一次冒险之举。
刚登上庆寿殿前长石阶,只听头顶传来一声怒气冲冲的声音。
禁军里那些骄兵悍将,也只认赵匡胤。
一来二去,一两个时辰就过去了,所以朱秀索性找借口晚到一个时辰。
朱秀微眯眼,扫过吴延祚、昝居润、张美等人,最后瞟了眼面色自若的赵匡胤,心中陡然明白了些什么。
其余百官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至于赵家名誉,更无须忌讳。若赵氏受禅于周,恩待柴氏子孙,加恩百官,自然能令天下人信服。
既然北伐已是君臣共识,此时也就没有哪个不长眼的站出来反对。
三司使张美、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乃是我赵家故交,若是将来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他们都会站在我赵家一边。
顿了下,赵匡义笑道:“乱世太久,无论官民,对于改朝换代都习以为常,对大周先帝和当今陛下的忠诚,并不能延续到一个六岁大的孩童身上。
朱秀叹口气:“可陛下决心已定,我看难以改变。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争取速战速决。”
唯有早做准备,才不至于危急关头失去先机。”
“此次亲征,以朱秀为随驾都部署兼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随驾副都部署兼水路都部署,张永德为随驾都监,从沧州出兵,水路并进,直抵瀛洲!”
“杨信、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王政忠、杨光义、刘守忠这些禁军将领是我一手提拔,对我赵家忠心耿耿,我会想办法将他们留在京中,听你号令,一旦事态紧急,他们会协助你稳定局势。
~~~
庆寿殿,今日柴荣在此召集群臣,商讨北伐契丹。
朱秀耷拉眼皮,面色平淡。
赵家想在未来的大变局里有所图谋,必须由赵匡胤站出来挑大梁。
因为他知道,唯有我赵家能与他抗衡!”
赵匡胤沉着脸不说话。
赵匡胤深吸口气:“陛下君威深重,对我赵家更是恩荣有加,你实不该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只是张美、吴延祚、昝居润这些人,都是老赵家的铁杆盟友,开封大权落入他们手里,朱秀知道自己可就被动了。
朱秀扫了眼嘴角露笑的赵匡胤,心里有些懊恼。
这一轮隔空无形交锋,是他落了下风。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