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赵大出招-《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巡检,以殿前都虞候韩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负责维护开封治安。

    督军署令赵普与我投缘,此人擅谋略,此次会随我出征。

    张琼那里,我会想办法让他秘密潜回开封,到时候让他与你联系。”赵匡胤叮嘱道。

    赵匡胤呼吸急促,耳畔好似响起重重魔音,让他觉得有种窒息眩晕感。

    就连以脾气火爆著称的韩通韩瞠眼,也认为这样的安排最为合理和稳妥。

    一旁的张美有些恼火,反驳道:“臣虽未领军出征过,但以前跟随先帝在邺都效力,军中钱粮资帛全都是臣来统筹调度,对军务的熟悉程度自问不输于旁人。

    张永德满脸忧虑,要是能够速战速决,说明契丹人备战不充分,只怕会坚定陛下北伐信心。

    柴荣中气十足地拍板做出决议。

    朱秀扭头看了眼赵匡胤,只见他神情平静。

    赵匡义道:“会不会取代大周自立,这倒不好说,但他绝不会放弃权位,更不会容许朝廷上存在和他旗鼓相当的对手。”

    他自己当然不例外。

    相比较而言,曾经令他魂牵梦萦的符金菀,在皇权面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

    赵匡义笑道:“这些道理兄长比我清楚,之所以顾忌,一是陛下恩义,二是自身名誉。

    如今大周最为享誉盛名的统帅,以朱秀、赵匡胤、李重进、王彦超、张永德为代表,在朝的只有三人,也没有哪个不识趣,会想和这三人争一争领兵权。

    但,若是天命不在周,我也愿为赵家气运搏上一搏!”

    我只是把所掌握的契丹现况如实相告,究竟要怎么做,还不是由陛下决断?

    柴荣让吴延祚和昝居润出任东京留守,目的是让他们和宰相班列形成牵制,这一点倒是无可厚非。

    韩通以为朱秀是怕张美不会带兵,所以反对其担任大内都巡检,忙道:“赵国公放心,韩某自会协助张使相,带好京中禁军,绝对不出差错!”

    很快,他耐不住兴奋,起身负手踱步。

    赵匡义独坐屋中,如释重负般舒口气。

    否则藩镇之祸将会卷土重来,天下将再度陷入分崩离析之境!”

    在两大国公面前,韩通觉得自己能捞到个先锋都指挥使,已经算不错了,哪里还敢想其他。

    赵匡义想了想:“还有马仁瑀?”

    “兄长!”赵匡义一声低喝,使他回过神来。

    柴荣咳嗽一声,沉声道:“好了,就如此决定,众卿无需多言!”

    我相信以朱秀的野心,他最终还是会走出那一步的。”

    赵匡义攥紧拳头,双眼闪烁异芒。

    一旦到了那时,朝局混乱,幼主即位,这天下还能太平多久?

    兄长不为赵家着想,也要为天下百姓着想!

    彼时,只有朝廷稳固,才能震慑四方不臣之心。

    何况还有韩将军相助,一定不负陛下重托,协助两位留守和各位宰相,维持开封安宁!

    赵国公还是多多操心北伐战事,开封就不劳你过问了。”

    朱秀和赵匡胤在淮南战事里表现最为出色,特别是朱秀,堪称周军在淮南东线的擎天之柱。

    “就是,赵国公未免管的太宽。

    “陛下,张使相久离军伍,又身兼三司重任,出任大内都巡检,恐怕是分身乏术”

    赵匡胤沉默了许久,长长叹口气,“平心而论,我希望陛下能够圣寿绵长,赵家与国同休,你我兄弟做个青史留名的一代功臣名将。

    我等虽不如赵国公年纪轻轻权势煊赫,但也是追随先帝邺都起家的旧臣。陛下信任,托付重任,我等自当肝脑涂地。

    犹豫了下,朱秀还是站出来道。

    双方只能留其一存活于世。

    “臣等领旨。”一阵众臣山呼声响起。

    “一切唯兄长之命是从!”赵匡义答应道。

    可陛下病体沉疴,谁也说不好会在何时就突然崩殂。

    这次北伐,我会带他一起出征。”

    柴荣面挂微笑,应该是成功说服范质、王溥等重臣,支持他北伐幽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