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父子,家国-《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70章  父子,家国

    显德六年的上元节,开封空前热闹。

    柴荣亲临宣德门城楼,与民同乐。

    教坊组织规模盛大的乐舞表演,宣德门前的广场人山人海,巨大的宫灯摆放成灯山,百姓可以自由在广场漫步,随意欣赏彩灯和歌舞表演。

    偌大广场上,以九宫格图样搭建舞台,提前报备的小贩都能在广场上分得一处摊位,百姓们可以像赶庙会那样随意买卖游玩。

    为期三天的上元节欢庆日,单是划分摊位收取入驻费,就给国库带来近三万贯钱收入,三司使张美乐得合不拢嘴。

    商贩们赚得盆满钵满,开封百姓欣赏到了一场极尽热闹的上元灯会。

    东京时报发表名为《煌煌大周-旭日东升》的头版文章,联合署名作者有朱秀、王朴、王溥、陶谷、范质。

    很明显,这是一份主旋律歌功颂德的文章。

    不过署名者的分量足够重,赵国公和四大宰相,一时间让当期东京时报一度卖脱销。

    柴荣笑了,紧紧怀抱儿子。

    滋德殿里地龙烧得暖烘烘,四面门窗紧闭,像一座巨大的温室。

    柴宗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城外的所见所闻,他和一帮乡野小孩在田间地头追逐打闹,骑牛赶羊,还下田割过麦子、插过水稻。

    “训儿长大后,朕还是第一次抱你.”

    而且当初入宫时,柴荣可是把柴宗训养在她的名下。

    如果此次朱秀能够进入宰相班列,以二十六岁的年纪实现出将入相的宏伟抱负,纵观历史那也称得上千古名臣。

    符金菀从荷包里取出一块衣包裹的块,冲着柴宗训招招手:“训儿快过来,这块可好吃了!”

    退下!”

    宫人刚刚下去传话,殿外就响起唱喏声:“贵妃特来拜见陛下!”

    符金菀毕竟年轻,有些沉不住气,忍不住埋怨道:“陛下往后也让训儿多在臣妾宫里住,免得臣妾身为娘亲,却还不如外人亲近”

    柴荣皱了下眉头,淡淡道:“进来吧。”

    柴荣心里感喟,朱秀教导儿子和训儿重视农本,实在是用心良苦啊。

    相隔近十丈距离,符金菀清楚看见那一抹刺眼猩红!

    大群宫人涌入大殿,殿内响起几个太监凄厉的嚎叫声:“快传御医!”

    符金菀笑脸一滞,捏着块有些不知所措。

    符金菀慌张回头,只见柴荣怒火攻心之下,剧烈的咳嗽牵引旧疾,竟然大口呕血!

    柴荣哈哈大笑:“你师父真是个爱哭鬼。”

    符金菀一双勾人的媚眼睁大,眼里闪过些慌乱,万没想到柴宗训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还有还有,灵雁婶婶的爹爹死了,灵雁婶婶哭了,师父也跟着哭!”

    她和符金环,可都是柴宗训的亲姨娘。

    柴荣亲昵地亲亲儿子脑门,轻声道:“是的,父皇哭了,但是父皇不想让别人知道,训儿可以替父皇保守秘密吗?”

    五年前定下的统一战略,目前为止基本上全部得以实现。

    朱秀乃是禁军排序第二的统帅,前番在淮南战事里战功赫赫,其人的诗作文章更是流传天下,可谓当朝文武第一人。

    五岁的柴宗训正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坐了小半个时辰,有些坐不住,小身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不时偷偷瞟眼打量父皇。

    “戬弟不喜欢玩闹,总是蹲在田埂边,听师父和那些老农聊天,我给他取了个诨名,叫闷葫芦,哈哈哈~~”

    符金菀回过神来,深深看了眼处于禁军重重保护之下的滋德殿,重新恢复一副雍容华贵的模样,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乘坐肩舆回福宁宫。

    臣妾自问不比宣懿皇后差,不明白陛下为何一直冷落臣妾,情愿临幸几个低贱的御妻,也不肯踏入臣妾的福宁宫一步.”

    柴荣起初脸色淡漠,可听到符金菀提到那几个怀孕的御妻时,不禁勃然色变。

    大批禁军将滋德殿围严实,他们和宫人一样,早有禁令在先,刚才殿内发生的事不会泄露分毫。

    柴宗训和赵国公府亲近,却和她疏远。

    柴宗训抹抹嘴,想了想道:“师父经常带我和戬弟去城外农田,看农人们如何耕种庄稼,那里还有许多小孩,我们经常一块玩耍,可有意思啦!”

    “专心些~咳咳~”柴荣瞟眼注意到儿子趴在桌边左顾右盼,虎着脸呵斥一声,吓得柴宗训急忙端正身子,努力捏着笔认真描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