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父子,家国-《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柴荣轻抚儿子脑瓜,一时间思绪纷涌。

    柴荣似笑非笑:“怎么,贵妃认为自己的学问才能强过赵国公?”

    符金菀想起来了,柴宗训每隔一旬都会到赵国公府住上一段时间,广和铺子的幕后大东主正是朱秀。

    柴荣披裘袍,正在亲自教导柴宗训读书认字。

    柴荣轻声问:“训儿,谁告诉你这些的?”

    “贵妃平身,坐。”柴荣淡淡笑意背后,却深藏拒人千里的冷漠。

    柴荣叹息一声,怜爱地把儿子搂入怀里。

    忽地,他眼眸深处划过异芒,沉声道:“来人,传驸马入宫!”

    为政者若能深知农事之重,对黎民百姓就不会太苛刻,天下人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明面上的谣言暂时止住,但开封城里的暗流却日渐汹涌。

    柴荣哑然失笑:“和父皇说说,你师父为何哭?”

    看在先皇后和卫王的情面上,朕不与你计较今日这番狂悖之言。

    训儿的样貌和符金盏十分像,看到儿子,柴荣仿佛看到爱妻。

    符金菀委屈地泫然欲泣:“臣妾视训儿为己出,却空有抚养之名,实际上和训儿相处的时间,还不如赵国公一家多。

    他还不到四十岁,长年遭受病痛折磨下,这副身子也变得羸弱不堪。

    柴荣柔声呼唤。

    柴宗训小脸认真道:“师父说,人有七情六欲,该发泄的时候就得发泄,憋在心里久了,人会生病的。小孩会哭,大人会哭,有的人当面不哭,但会躲起来偷偷地哭。”

    符金菀忍不住埋怨道:“陛下不该让训儿时常往赵国公府跑,训儿身为皇长子,肩负社稷之重,如何教导关乎国本,不该随意任由外人插手。”

    庆寿殿后方有一座明德殿,柴荣命人修缮后,改名滋德殿,去年入冬正式设为寝宫。

    柴荣打断道:“你是贵妃,暂摄中宫,训儿养在你的名下,合乎国法礼制,平时多关心训儿的饮食起居就可,教导之事无需操心。”

    “是二姨娘告诉我的。”柴宗训低了低头,小脸有些哀伤,“我记得娘亲模样,和二姨娘很像,可二姨娘告诉我,她不是我娘.”

    柴宗训趴在御案边,满眼新奇地左看看右摸摸。

    一张小脸苦哈哈地皱成一团,小模样十分委屈。

    符金菀吓得浑身一震,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口不择言了,急忙俯身下拜:“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

    柴荣哭笑不得,真不知道朱秀那太子少傅是怎么教导训儿的。

    柴荣原本捧着一本兵书古籍,本想静下心好好研读一番,奈何无法集中精神,翻过两页就感到困倦,放下书本揉揉眉心,心里突然涌出些悲凉感。

    符金菀俏脸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鬓边滚落,两腿有些瘫软,跌跌撞撞逃也似的退出滋德殿。

    “放肆!给朕住嘴!”柴荣嘭地拍打御案,厉声呵斥。

    朝廷上呼声不小,百姓津津乐道,都在谈论皇帝陛下何时为赵国公正式加同平章事衔。

    柴荣扫了眼脸色略显难堪的符金菀,淡淡道:“孩童之言,贵妃无需放在心上。”

    一定是训儿错把符金环当成了娘亲,她们姐妹本就有六七分相像。

    父子俩亲昵了一会,柴荣笑道:“训儿喜欢住在赵国公府,还是住在宫里?”

    符金菀讪讪地把块塞回荷包,心里恼火万分。

    柴荣迅速擦拭眼角,笑道:“父皇没有哭。”

    石守信挎刀守在殿外,查验过几个匆匆赶来的御医腰牌后,放他们进入内殿。

    柴宗训吃着糕点,不假思索地含糊道:“儿臣喜欢住赵国公府!”

    朕告诫你一句,本本分分当好你的贵妃,训儿的教导无需你操心,宫里宫外的事,轮不到你过问!

    朕可以抬举你当贵妃,也可以废了你!再有逾越之处,就算卫王求情也救不了你!

    “父皇,您哭了?”柴宗训突然感觉到有冰冰凉凉的水珠落在脸颊,转过身小脸满是惊奇地问。

    值守宫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披甲挎刀大踏步走来,朝大殿外呆愣住的符金菀抱拳道:“请贵妃速速回宫,微臣遵照陛下旨意,现在要封禁此地!”

    宣懿皇后也是臣妾的亲姐姐,如今臣妾又是陛下钦封贵妃,于情于理,臣妾才应该是陛下和训儿最亲近的人。

    柴宗训大声争辩,童稚声音满是认真地道:“师父说,大人也会哭,我师父就经常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