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司马昭见汉将开始沉默,便以为自己已占了上风,笑道:“蜀使何以不言?难道已是理屈词穷?” 不论话说到何种份上,司马昭丝毫不惧蜀国会不同意交换俘虏及大将尸首之事。 毕竟这本就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之事,之前蜀国不提,乃是没资格与大魏提,现在大魏主动来提,给蜀国一个机会与台阶,蜀国难道还有不应之理? 不应,何以安抚人心? 不应,刘备刘禅所谓仁义,所谓的『孤负黄权,权不负孤』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至于他说的这些,事实上很多都是大魏年轻一代在筵席上相聚,谈天说地时的讽蜀之语。 赵统忽然站起身来,冷笑一下: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却未必有德。 “不论你口中的曹叡多么仁感天地,德参日月,我大汉赢了,你伪魏输了,而你司马昭如今所在之地,是我大汉的关中。 “明明输了,明明厚颜来求取曹真、张郃首级及一众降虏,却还要摆出一副趾高气昂之态……嘁,思之令人发笑。” 言罢,官寺正堂彻底安静。 司马昭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而骤然安静的官寺正堂,让他心乱如麻。 目光不经意间挪移,望向对面那名年轻的汉将,却见那汉将神情仍然随意轻松,撞见他目光时眼神不躲不避,不锋不利。 至此,他才突然反过来,官寺中唯有此人今日一句话都未说,这种不符合年纪的沉稳泰然,倒是比刚刚把他噎得说不出话来的赵云之子还要让他发毛。 片刻后反应过来。 那人或许并非沉稳泰然。 而是根本上对他轻视乃至无视。 回过神来,司马昭再度言语争锋片刻,最后让次席那名佐使出身,将一封帛书递给赵统。 赵统接过帛书展开一看,片刻后又命左右递给上首的天子。 刘禅接过,原来是一份曹魏索要降虏的名单。 毌丘俭、夏侯儒、王观、王濬… 有名有姓者二十余人,也不知是从何处买来的消息了。 在没有反间谍法的时代,很多人觉得卖一卖这种并不重要的消息算不得卖国求财。 只是……王濬。 区区一个河东从事,写在许多名字的中间,似乎很不显眼,可在刘禅眼里又有些扎眼。 这人是凉州刺史徐邈的女婿。 如今大汉据有关中,凉州与关东的联系便彻底隔绝。 难道说,曹叡这一次所谓的交换曹真、张郃诸将首级及俘虏,真正的目的是这个王濬? 或者说,王濬背后的徐邈? 刘禅又将帛书递给堂下诸将。 本就是赵统递给天子看的,关兴、麋威、姜维诸将对名单上这些魏国人物当然没有什么想法与异议。 会面很快结束,赵统让司马昭回驿馆待着,等大汉天子决议,有消息了自会叫他。 司马昭遂与黄邕结伴离开。 行出官寺,司马昭没有察觉到黄邕有些魂不守舍:“散骑常侍,你可认得左上首那人?” 黄邕一滞,摇头:“堂中一众蜀将,并没有我认识之人。” 司马昭沉默片刻,道: “赵云之子气度非常,然左上首银盔银甲之将,乃此间潜龙也。 “观其倨傲,想来是关羽之子无疑,彼随关羽在荆州,你在益州,不认识也属正常。” 黄邕微微颔首:“或许吧。” 关兴、赵统、赵广这些人,皆是二十出头。 他随父离国七载,确实认不出这些当年还是毛孩子的汉军小将。 但麋威他认识。 黄崇,他也认识。 能让麋威、赵统、赵广这些大汉高官名将之子全部聚于华阴官寺,就连他以为仍在蜀中的弟弟黄崇,也与这群二代聚在了一起。 左上首那人是谁? 难道…真是大汉天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