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夫子终于来了-《拐个将军来发家》


    第(1/3)页

    算是由叶芸纾出资的学堂终于建好,也终于找到肯上山来教书的夫子,这表示早已经盖好的学堂,终于可以式开课了。

    会拖到春耕结束了才正式开课,其中最主要一部份原因便是,农忙时节这小孩子也是劳动帮手之一,缺不得。

    年纪大一点的就下田帮忙插秧,或是播种种植,小一点的就帮忙看顾更小的小小孩,或是帮忙提水到田里给大人们喝。

    女生就在家帮忙煮饭,洗衣,午饭时间挑着午膳到田里让忙种田的人食用,没有一个人力是浪费的,也因此这学堂才会拖到农忙过后才开学。

    还有一点就是教书夫子一直迟迟未能找到,所以也无法开课,其实学堂正在兴建之时就已经着手寻找教书的夫子,

    也有几位有秀才功名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退下来找一份教书的安稳工作,没有继续参加科举的学子。

    前来他们五福村查看教学环境,可是看过之后便纷纷拒绝留在五福村教书,不肯留下并不是月银问题,相反的五福村给的待遇十分优渥。

    一个月一两的月俸,三十斤的大米,三节加发两个月月俸,四季有两套衣裳,并且给一座新建好的宅子,里头什物一应具全,至于学生们所教的束修则由夫子收着。

    因为五福村位在山里出入交通部便,还特地配了匹驴子跟拖车,如此优渥的条件却还是吸引不了他们。

    当然这给前来教书夫子月俸的些条件,都不是村子里的村民集资出来的,全数都是由叶芸纾资助的,村人不需要出到一枚铜板。

    原因无他,因为五福村太偏僻,加上这一整个村子村人都是泥腿子,从没有出过一个秀才,而且村子里那些孩子看起来资质都不好,给人没有前景的感觉,因此没有人愿意留在村子教孩子们读书的夫子。

    即使村子里的孩子们资质不好,但也不能让他们当个睁眼瞎,眼看这学堂都盖好了可却没有夫子肯前来教书,可把村长给急坏了,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求到了清乐王爷跟前了。

    这教育是百年大计,清乐王爷自然答应帮五福村找一个教书的夫子,约莫半个月后便来了一名腿有些残疾,长相清秀年约二十五左右的男子,带着妻子与一名约一岁左右的女娃儿,乘着牛车带着简单家当来到五福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