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冰天雪地的冷, 万物肃杀的冷,生机灭绝的冷,让人觉得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飘雪的北国冰原。 荀子没有任何动作,只是轻轻地抬起头,“看”向了这道指力。 随着目光闪过,指力就好似积雪遇到了暖阳,尽数消融于天地之间。 眼劲! 瞳中剑! 荀子用的赫然是最难练的眼劲,以双目催动浩然正气,以浩然正气消融、同化万物。 每个人的心思都不同,修成的浩然正气也不同,荀子的气机有“教化”之意,让人觉得回到了课堂,回到了“背诵全文”的时代。 这种气机就是荀子思想的体现。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这种恶可以用后天教育来化解,引导人走入正道。 外来的攻击就相当于“恶”,荀子以浩然正气消散“恶”,恍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境界之高深,堪称本世界第一。 看到这种新奇的武道,吕云澄就好似老饕看到美食,酒鬼看到佳酿,赌徒看到骰子,必然是要好好地过一次瘾。 五指同时收起,又从小拇指开始逐步放开,弹射出五道力量速度各有不同,却又同样至阴至寒的寒冰指力。 小拇指“小雪”,忽来忽去,变化精微,一秒数变,劲力暗藏。 无名指“大雪”, 层层叠叠,排山倒海,雪花漫天,积雪成山。 中指用“立冬”,大开大阖,气势雄迈,刚猛难挡,所向披靡。 食指用“小寒”,巧妙灵活,速度随心,似缓实快,似快实缓。 大拇指“大寒”,风起云涌,石破天惊,以力制霸,一击至胜。 五道不同的指力,不仅是按照时间顺序爆发,力量和意境同样是逐步递增,却又能够在发出之后统合为一体。 荀子年逾九旬,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周游天下,各家各派的武者都见到过,甚至闯过农家地泽二十四阵法。 但哪怕是农家的太上长老,也绝不可能以同源的阴寒真气,爆发出五个节气循环变化的指力。 尤其是这五道指力轮流激发而出,却又能在气势最强的一刻同时到达,发挥出最高、最快、最强、最劲、最寒的威能。 直到此时,荀子才明白,吕云澄的武道境界,究竟高深到了何等地步。 好在两人只是在比拼境界,而不是生死搏杀,这五道指力固然厉害,但太过寒冷,太过极端,太过不留余地。 不给别人留余地,自己也就失去了后退的空间。 这便是破绽。 对于荀子而言,这“不是破绽的破绽”,已经完全足够。 双目一凝,眼劲迎着指力射出,间不容发的触及了指力的核心——大寒! 大寒是冬天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惊神指的终结,也是五道指力层层递进迸发出的光辉。 “波!” 空气中传来一声微不可查的爆响,就好似戳破了一个肥皂泡,眼劲和指力同时散去,漫天寒意瞬间消散了大半。 可就在这一瞬间,吕云澄的食指再次弹出,仍旧是冰寒刺骨的指力,却给人一种独特的温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