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双剑合璧-《正德崛起》


    第(1/3)页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自西周时期开始,历朝历代延续不断修筑。

    到了现在,虽然已经连绵数千里,可依旧未能形成后世一般的景象。

    据朱厚照所知,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城,貌似是在嘉靖年间。

    现如今的长城,除了明朝几位先帝修建的之外,    更多的还是拾前人遗穗,大多数的城墙,应该都如眼下这般,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而朱厚照之所以变色,并不仅仅是因为眼前城墙的残破。

    更多的,    还是因为长城。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有了这长城,隔绝塞外鞑虏威胁,保中原大地平安无恙。

    可历数过往。

    从北元,到现在的鞑靼不断犯边,再到后来的满清入关。

    这长城真的就如世人所言的那般有用吗?

    再者。

    即便是有了城墙。

    可这驻守之人,你又去何处寻找?

    数百万的边军,分散在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上。

    真正落实到一处关隘,所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个千户所而已。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就派了一个百户所驻扎在那里。

    外虏不来则以。

    真若来的话,就这么百十多个人,又能抵挡多久?

    是!

    你可以说,他们可以点燃狼烟,通风报信。

    但是等你大军赶到的时候,人家草原骑兵早就已经不知道肆虐到了哪里。

    一个在前面不断抢掠,一个在后面紧紧追赶。

    等到草原骑兵志得意满,又寻得一处把守松懈的关隘逃了出去。

    到最后。

    这城墙,根本就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

    在朱厚照看来,    与其千日防贼,不若永绝后患。

    他草原骑兵可以肆虐中原,为何我大明的铁骑,    就不能去草原上跑跑。

    什么地广人稀,后勤不足。

    在朱厚照看来,那都是借口。

    地广人稀,那就把内陆的人口往外迁移,只要大明的人多了,即便是鞑靼,他也不敢轻易冒险。

    至于后勤,那更是一个笑话,只要步步为营,边强边战,何有后勤之虑?

    朱厚照目不转睛,看着面前的破旧城墙,神情也变得越发冷峻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