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各自收获-《特级厨师》
第(2/3)页
“咱们国内技法总众多,总的技法有二三十种,每一种又能细分为许多小类。
但是出国比赛不比平时在店里工作,研究选择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比赛规则去设计。
具体比赛时间是多长时间?能不能携带场外加工的半成品?一共要制作多少作品?这些都要去考虑。
这次比赛规定时间三个小时,我就选择了烹饪时间较长的几道菜。”
刘汉军显然不太满意这个答案,继续追问道:“杨师傅,那您为什么不选择烧菜、煮菜或者蒸菜这一类的呢?”
“当然可以选择,不过如果你有心去搜集前面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资料,就能发现一个问题。
只要是出国表演献艺,除了名菜以外,几乎有一半儿左右以爆炒为主,包括去参加展览也是如此。
因为爆炒更好看,制作过程十分热闹,更容易吸引其他人的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比赛的时候,尤其是国外比赛,蒸菜出现的不能说太少,但次数也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制作面点时经常使用。
烧菜或者煮菜,说实话除了苏菜和粤菜,其他菜系大多制作的口味儿都比较重,歪果仁接受不了。
你仔细看我制作的几道菜,三太子烩龙筋主要是煨炖,锅烧花蛤虽然是烧菜,但其中使用了煎炸的方式。
奶香鱼面则是最常见的水煮,最后再淋上芡汁。
这三道菜全都是口味儿清淡,但鲜味儿十足的菜品,对于这类菜,是歪果仁除了能一眼看出是什么原材料的菜之外,最能接受的菜品。”
几个人仔细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他们光想着怎么能做的更花哨,怎样才能使用出更多的技法,但却忘了比赛的本质。
打分的是那些评委,虽然专业,但在技巧和花哨之上,更多的还要以味道决胜负。
毕竟他们参加的不是什么饮食艺术展览,好看不好吃一样得不到高分。
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评委虽然是国际评委,肯定也吃过中餐,但他们本质上还是歪果仁,并不想国内的评委那样熟悉了解中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