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穿上官袍,坐上轿子来到东暖阁,只见,内阁三人和九卿都来了。 李东阳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默不作声,眼神却比以前有了变化。 弘治皇帝开口道:“朝鲜和琉球的三十万力役,已抵达大明,卿等想如何安置?” 三十万人,每日要供粮食。 如此多的番人走在街上,也容易引起暴动,与百姓发生争端。 正逢二月,可将他们引到大运河,开始挖河道。 刘健等人不置一言,却不约而同地看向严成锦,当初是你谏言,你说怎么安排吧? 严成锦想了想:“琉球与朝鲜言语不通,硬凑在一起,极容易有争端,不如让朝鲜修通州段,琉球修扬州段。” 将两派番人分开,能更好的管制,不起冲突。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 韩文继续道:“关税未收回朝廷,臣……臣实在无计可施。” 没有银子,却说不出口。 力役每天要吃饭,国库要开始拨粮了,还需先给番人预支半月工钱,以安抚番人民心。 弘治皇帝变得极为好说话,笑容可掬:“从朕的内帑中出。” 韩文心中大喜,忙躬身:“谢陛下!陛下圣明!” “一会儿,国库给朕打个欠条。” “……”韩文。 不过,关税收的银子多,等税银收回来,陛下这区区二百万两,不在话下。 “臣遵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武帝攻打匈奴时,花费的钱占据他在位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百姓家中的铁具都被融成兵器。 没有银子,连仗都打不起,受外邦欺负只能忍着。 严成锦暗自庆幸,西北长城修好了,暂时不必与鞑靼交战,可以安心改制。 曾鉴看向弘治皇帝,有些担忧:“陛下,拓宽大运河工程巨大,由谁负责?” 魏绅身躯微微一动,新修运河能令南北通船更多,增加商税收入。 谁督造完成,就是大功一件,且江南富庶之地,京官到那儿出差,不知能收多少银子! “陛下,臣举荐户部刘鸿襄督工。” 柴升眼底闪过一抹犹豫的光芒,迟疑片刻,躬身:“掌管万人,犹如掌管军队,臣举荐,兵部杨同,督修扬州河段。” 这两个人分明是想培养自己的心腹。 大运河修好后,若增加朝廷税收,陛下一定会重赏督工的大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