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心纯-《登云台》
            
            
            
                
    第(2/3)页
    他们也是朝堂上最特殊的一群人,自太祖皇帝说过“言不获罪”之后,这些人的行事就越发肆无忌惮了。
    关键是这些人不怕死,他们要的就是名声,他们就是要惹怒皇帝、惹怒大臣。一般来说,他们的下场越惨,名声就越好。
    还真别说,这世上还真有那么一撮人是要名不要命的。
    赵祯看了一眼欧阳修,心中有一些不快,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和这些御史争辩起来,受气的还是自己,他们只会以此为荣。
    况且这欧阳修乃是文坛泰斗级人物,如果今日对他有什么动作,几日之后民间文章就要指责自己这个皇帝了。
    当初刘娥在教赵祯的时候说:这欧阳修只是做文章的料,就嘴巴厉害,顶多做一方父母官,不可出任要职,不过念其也是一心为国,要以仁待至。
    想起刘娥的教导,赵祯下意识的把头转到武官一列,看向最前面那个头发已经半百的巍峨男子。
    刘娥说他乃是当世第一将,就是有一些小家子气,心胸不够大。所以只能说是当世第一将,离当世第一帅还有一点距离的,不过如果有军事上的事情,问他是没错的。
    狄青接触到了赵祯的目光,心中微微一颤,当即出列,双手抱拳道:“禀陛下,那信可否让微臣一观?”
    狄青现任枢密使,武职最高官,也是这满朝武官的领军人物。他出身卑微,本非将种,又非豪家,是从边疆一小兵一路杀上如今的地位。虽说后来也开始读书写字,但他的天地应该战场,而不是这朝堂。
    作为武官的领头羊的他,自然受到御史最多的关注。那些御史们也是很经常“关照”他,他一个打仗出身的泥腿子,怎么可能在嘴巴上赢过这些从小就做文章的士子?
    拿到了信后,狄青匆匆看了几眼之后就回答:“回陛下,此信上字迹清晰,笔笔渗纸,杨将军在写这信的时候应该还很平静。想那杨将军是当世名将,怎么可能如此轻易落败?不出一月,他必会有雷霆一击。至于此信,应该是例行公事所写。”
    赵祯看了身边的太监一眼,意在询问上面的字迹是否如此。
    秉笔太监虽说是太监,但多是千挑万选,如果参加科举的话,拿个进士并不成问题,字写的如何他们还是清楚的。
    只见那太监点了点头,给了赵祯肯定的答案。
    “那他会如何反击?”
    “这就猜不到了,微臣已经十几年没去过边疆,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如何。不过臣听说杨将军手下有百人,被称为百鬼将,战力非凡,如果要反击,估计和这百鬼将分不开。”
    “哦。”皇帝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懂,接着他又问道:“那何为百鬼将?”
    “具体的不太清楚,不过这些人战力非凡是真的。”大部分名将都有自己的一套练兵的方法,这些方法或好或坏,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自己的家族中流传着,不能公布出去。
    狄青也能猜到一些百鬼将的情况,但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算得罪杨业了。
    见此,那欧阳修怎么肯就这样?只见他站了出来,弯腰奏道:“陛下,那可是边疆啊,按照信的意思是破了赤霞道,如果再攻入幽城,那么关北十六城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望陛下三思啊。”说完,欧阳修还向着身后的几个御史打了一个颜色。
    御史平时都是拧成一股绳的,尤其是在面对武官的时候,他们更是觉得这些武人有辱斯文,一有机会就会“挤兑”他们。
    三人成虎,四五个御史一个个站出来,还说的信誓旦旦,说的好像那桑国马上就要攻入金城一般,怎么让赵祯不心急?
    “陛下。”这时候一个老叟从文官的排头站了出来。
    观其身上之气,扑面而来的尽是文章,虽有一些读书人的酸腐之气,但更多的却是看透文章,世事洞明的清新之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