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旁边伺候的内侍总管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太子殿下不是已经不追究了吗?皇上为何还要愁眉不展?” “你不了解君泽,这件事是没过去啊。”翊康帝说着,便叹了一口气:“否则他不会不让小宝和玉儿不进宫上课的。” 他不让小宝和玉儿进宫,就是知道真正的凶手并没有受到惩罚。 翊康帝还是了解自己的儿子的,李君泽不想做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做的,这一点从当初让李君泽纳妾一事上他就已经知道了。 当年李君泽因为不肯纳妾,坚持己见甚至不惜放弃皇位,还有什么能说服他放弃自己的想法? 赵丝言或许可以,只是可惜,赵丝言不会帮他。 想到这,翊康帝有些倦怠地闭上了眼睛。罢了,韩清造的孽,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他老了。 最近翊康帝觉得自己老了,韩清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小宝下毒,还有李君泽,他越来越体会到无法掌控李君泽了。 翊康帝叹了一口气。 翊康帝知道李君泽没打算息事宁人,但是他没想到李君泽会如此来势汹汹。 事情是从韩明远开始的。 这一日早朝,太监日行一例:“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然后顾晨风便站出来了。 这几年顾晨风很低调,在翰林院做他的编修,毫不起眼,可是没有人敢真正小看他。这个从一开始就站对到李君泽的身边,并且这么多年了坚定的跟随着李君泽的脚步,是一名资深太子党。 这么多年了,无论旁人如何挑拨和收买,顾晨风都不为之所动,他已经和李君泽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不过这几年来他一直很低调,除了他一直未婚,成为了上京的黄金单身汉之外,他并没有太过出众的表现。 这次他突然站出来说道:“臣有本启奏。”的时候,满朝文武都有些愕然。 顾晨风代表的是李君泽,大臣们都知道这一点,都想看着他要说些什么。 顾晨风抬起头,清俊的面容上,目光温润沉稳:“臣要弹劾韩大人勾结大辽人,谋害定国公,险些害的定国公战死沙场,登州城破!”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好嘛,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一弹劾就来个重量级的,弹劾韩明远。 这几年,随着二皇子渐渐长大,韩家的野心昭然若揭,韩家跟太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势如水火,双方也没少在彼此的底线下互相试探,但是当面开战却还是第一次。 而且一上来就是勾结大辽,陷害定国公这样的罪名。 这罪名一旦定下,韩家就是个抄家灭族。 众人的目光一下向李君泽望了过去,只见李君泽神色淡然地站在那里,眼底宛如凝聚着一湾深潭。 韩明远当即道:“皇上,臣冤枉,顾大人一派胡言,还请皇上明察!” 顾晨风不慌不忙,“回皇上,臣有证据。”顿了顿,他从手里掏出了两封书信:“这是韩大人与大辽人的书信往来,还请皇上明鉴。” 很快就有太监过来接证据。 顾晨风又说道:“皇上,此乃手抄本,臣担心走路风声,不敢随身携带,就担心出了差错,所以正本被臣放在意个安全的地方,他日三堂会审之时,定会交出。” 翊康帝刚要去拿书信的手顿时一顿,他凌厉的目光向李君泽望了过去。 这不是防着韩明远,这也是防着他呢! 李君泽毫不退缩地回望他,没有丝毫的闪避,那清亮的眼神,让翊康帝心中一阵怒气翻滚。 李君泽此时站了出来,然后说道:“父皇,既然有了苦主,韩大人位高权重,定国公劳苦功高,都要给两人一个交代才是。”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两位大人身份特殊,儿臣认为,理应大理寺、刑部、兵部三部联审方显公道。” 大理寺寺卿是翊康帝的心腹,而刑部尚书与韩明远是好友,李君泽的势力大部分分散在兵部,都是当初他在登州时提拔上来的心腹。 所以这次三方会审,不偏不倚看起来和谐的很。 以至于翊康帝连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好点了点头同意了。 翊康帝这次是被李君泽摆了一道,脸色难看地站起身向外走去,结果刚迈步走出大殿,突然浑身一震,竟直直地倒了下去。 李君泽不由得一惊:“父皇!” “皇上!” “皇上!” 李君泽忙去扶住了翊康帝,然后喊道:“快传太医!” 翊康帝被送回了寝宫里,众位大臣都在门外等候,太医很快就到了,进去给翊康帝把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