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出国维和-《不计辛勤一砚寒》
第(3/3)页
“对了,这里还有山泉,水又清涼又甘甜。”花影说。
“在什么位置?”
“半山腰吧!”
“那可以开发建成一处休息的景点,供游人们中途累了,小憩一下。”
“对,对!”花影和孙主任很认同。
“还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源吗?可以联合打造一下。”
“还有两处池塘,说是池塘也不大,就是天然的洼地吧!”孙主任突然想到说。
“在哪里?”
“在山脚下,不过不是我们来的那边,在山的东面。”
“这不错,如果可以人工开挖一下,还可以形成一些水上游乐项目呢。”一位专家说。
“嗯,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况,既然来了,我们还是实地去看一下吧!”专家们商议后决定。
花影和孙主任在前面带路。
费了一番功夫,终于看到那两个池塘了。
可是花影总觉得耳边越来越清楚地听到了有小孩子打闹说笑的声音。
正奇怪呢,忽然山风中传来孩子惊慌失措的求救声——“救命!救命!”
“谁?快走!看看去!”大家快速跑过去。
只见一个孩子在池塘里,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地胡乱拍打着水。他拼命地挣扎,可是越挣扎离岸边越远!溅起的水花,不断下沉的身体,都在传递着死亡的讯息,让人感到恐惧。岸上,另一个孩子,一边大声呼救着,一边尝试用手去够水里的孩子,情况十分危急!
“你别动他!我们来救他!”花影冲岸上那个孩子大喊。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从大家身边一掠而过,“噗通”一声,跳入水中!
“严老师!”花影看到那个跳入水中救人的正是严正。
严正一手托住孩子的身体,一手奋力往岸边游过来。不过,可能水下淤泥太多的缘故,他游得很费力。终于靠近了岸边,大家一齐把他们拉了上来。
此时孩子已经陷入昏迷了。花影急忙按照在滨海中学培训的急救方法,对孩子进行急救。她先把孩子平卧放置,清除口鼻里的杂物,再令他仰起下颌,进行人工通气和心肺复苏。
过了几分钟,孩子终于醒了过来,缓缓睁开了眼睛。
花影累得坐在地上。
“你没事吧?”严正一身湿透,却忙着询问花影。
“我没事,你呢?”
“我也没事!”
“那就好!对了,你怎么来啦?”花影问。
严正不好意思地说:“你走得太着急,我不放心,所以想跟来看看。”
花影不知道能说什么。对于严正所做的一切,她都只有表示遗憾。因为在她的心里,脑海里,全都是薛斌,实在没有一点空间能够容下别人了。
若非这次离别,花影可能不会知道,薛斌对她如此重要,她已经放不下他了。因为他已经在她心里长成了一片草原,聚成了一片汪洋,永不会枯萎,永不会干涸。
花影恍神间,孙主任却跳起高来,他暴跳如雷,指着地上刚缓过劲的孩子骂到:“好小子,原来是你个小兔崽子!不好好在家里呆着,出来添什么乱?活腻歪啦?要不要命啦?看我不让你妈剥了你的皮去!”
花影这才想起来,这不就是郭姐家的孩子嘛!
孩子也觉得理亏,低着头不敢说话。
另一个孩子却说:“孙伯伯,您别骂他啦!我们听郭姨说,今天村里来了几位专家伯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是专门来帮助我们的,是我们全村的贵人!所以,就想着钓几条鱼给伯伯们尝尝鲜不鲜?”
孩子们真是神助攻!天真淳朴的语言,比任何阿谀逢迎都管用,这下,把几位专家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个劲地夸他们是好孩子!
孙主任却说:“少糊弄我,就这池塘,除了淤泥就是杂草,都没人打理过,哪来的鱼?还敢说谎了?”
“没说谎,我们发誓,真的有鱼!我们以前,就经常钓了,烤着吃!你看——”孩子指指地上的桶,桶里真的有一条大鱼!
“真的有鱼啊!还这么大一条?”孙主任也很吃惊。
专家们更高兴了,继续表扬两个孩子:“孩子,你们太棒啦!你们给我们又带来新思路啦!”转过身,又对孙主任说,“你看,这池塘人工开挖一下,两个就可以合成一个,面积扩大了,把杂草处理一下,水质保护起来,既可以养鱼,又可以开发旅游,水上荡舟采莲,岸上安全垂钓,再来个农家乐,吃吃农家菜,多么享受啊!”
“这不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吗?这还是我们村吗?”孙主任都不敢相信了。
专家们都被逗乐了:“孙主任,雨山山清水秀,本就是世外桃源啊!”
临走了,专家们还不忘和严正握手:“严老师,真是爱生如子,教师楷模,值得好好宣传学习!我们回去一定如实向市里反映情况!”
“过奖,过奖啦!这没啥,看到孩子有危险,哪个老师能袖手旁观?都是应该做的!”
“你看看,严老师真是谦虚!”专家们一边感叹一边上了车。
没过两天,市里的表彰下来了,严正被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局里的表彰也下来了,授予他“师德标兵”的称号。而且,局里还请他去市里做宣讲报告,并且特许他可以回城。
可是严正却犹豫了。
紧接着,就有记者不远百里,驱车而来,专程采访严正。
最后,他们问严正:“听说市里特批您回城任教,不知您有何打算?”
严正认真思考过了,他说:“我还不能走!我想和雨山一起成长,我想见证这伟大的时代,等到雨山富裕了,乡亲们都脱了贫,孩子们也都有了更好的受教育条件,我再离开!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