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出国维和-《不计辛勤一砚寒》


    第(3/3)页

    “是的!”

    “还有吗?”

    “还有两处池塘,天然的,没人打理,荒芜了。”孙主任说。

    “走!看看去!看看条件如何,能不能人工开挖一下。”

    “好!我带路!”孙主任高兴地在前面带路。

    快到山脚下了,那池塘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了。

    “就在那里!”孙主任指给专家们看。

    “嗯,走近瞧瞧去!”

    越是走近了,花影越觉得有孩子说笑的声音。

    专家们也听到了,皱皱眉头:“怎么有孩子玩闹的声音,这片水域情况很复杂的,一旦发生危险……”

    哪知道,专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大家就听到了焦急紧张的呼救声——“救命!”

    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只见一个孩子不停地在水中挣扎,双臂慌乱的拍打着身边的水,越扑腾离岸边越远。溅起的水花,不断往下沉的身体,都传递着死亡发出的冰冷的讯息。岸上还有另一个孩子,他一边大喊救命,一边试图去够水里的男孩。

    “你不要动他!”花影大喊:“我们来救他!”

    男孩一脸惊慌,回头看到了花影他们,停住了手。

    可是花影并不会游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从他们身边一掠而过,“噗通”一声跳进了水中。花影仔细一看,竟然是严正!

    “严老师!”孙主任也喊了起来。

    严正一手托住那孩子的身体,一手奋力向岸边游去。可能是水下淤泥太多,或是什么原因,他游得也很吃力。大家都很替他担心,近了,终于靠近岸边了,孙主任和专家们连忙用手把他们拉上来。

    花影赶紧按照以前在滨海中学培训的救治溺水者的方法,给那个孩子施救。此时,孩子已经昏迷了,但花影一摸,发现他有心跳,只是呼吸受阻,需要急救通气。于是,她把孩子放置于平卧位,又把口鼻中的异物清理干净,立刻开始给他进行人工呼吸。

    两三分钟之后,孩子便缓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孙主任也是,这才认出来竟然是郭姐的孩子!

    于是又心疼又生气地骂道:“小兔崽子,不在家好好待着,出来瞎转悠个啥?还到水边来玩?嫌命大吗?”

    小孩子低着头,不说话。

    另一个孩子说:“孙伯伯,不怪他,我们听说郭姨说,今天是个大日子,专家伯伯们到村里来了,要请伯伯们尝尝农家菜,我们想钓钓鱼回去!”

    孙主任很感动,大家都很感动,可是他还是虎着脸,教训他们:“钓鱼?这废弃的池塘,哪有个鱼?你们小屁孩也会钓鱼?!”

    “有的,伯伯,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以前我们偷偷钓来,烤着吃!”那孩子一急,实话都说出来了。边说还边指指地上的桶,桶里还真有一条大鱼!

    专家们说:“算了,孙主任,孩子们是好意,为了欢迎我们,别批评他们了!而且,他们给我们又提供了一条致富路,就是鱼塘养殖。你看,这两个池塘挨得很近,人工挖通后,面积就大了,好好修建一下,水质保护好一点,池里养养鱼,池上泛泛舟,都是不错的!当然,安全上,以后也一定要更加重视!”

    “对对!太好了!”孙主任又瞪一眼两个孩子:“算你们幸运,快谢谢专家伯伯和严老师!”

    两个孩子道了谢。

    花影问严正:“你没事吧?”

    严正说:“没事!”

    “你怎么来啦?你没有课吗?”

    严正说:“我担心你一个人满山寻找孙主任他们,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又怕你太着急,有什么危险,所以想和你一起。后来看见你们会合了,我就远远跟着,也想好好看看这座山。”

    花影心里很温暖,但是她知道她什么都给不了严正了。因为薛斌的离开,她才更加知道,自己满心里都是薛斌,已经再没有一点空余的地方能留给别人了。

    花影没说话。

    但专家们却说了: “严老师,真是好样的!为了学生,不顾自身危险!真是爱生如子啊!我们今日亲眼目睹,一定回去跟市里领导如实反映情况,您真是全市学习的榜样啊!”

    严正根本没想到自己这么做,居然还会有这么大的好处。他是又惊又喜,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孩子性命危在旦夕,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你看看,严老师果然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啊!这种行为必须大力宣传啊!这样社会中正能量就会越来越强!”专家们更加认可严正了。

    严正第一次感觉自己像是被老师表扬的学生一样,闹了个大红脸。

    送走了专家,第二天,就有电台记者,不远百里驱车前来,采访严正。严正一时间也成了新闻人物!公安部门授予他“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局里授予他“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并特许他可以回城。

    于是又有记者问他:“听说为了表彰您的英雄作为,市里决定请您回城做宣讲报告,并特许您回城任教,您有何打算呢?”

    “以前,我是一直想回城的,但现在,我愿意陪伴雨山村一起成长!等到这里富裕起来了,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了,我才会走!”

    花影,真是没想到,严正会这样选择。她深深地为这里有这么多有情怀的志同道合的同志而自豪!她也更加坚信,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教育都会越来越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