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家的地,被分在离河最远的一片,来回一趟,就是七八里路。 王卫国仗着年轻力气大,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收工,回来时,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沈家村的村民们,看着王卫国,心里是越看越满意。 这个从外村来的女婿,真是没得说。 有本事,会打猎,为人还实在,肯下力气。 当初还觉得沈家把闺女嫁给一个外来户有点亏,现在看来,他们沈家村,才是捡到了一个大宝贝。 就连当初最看他不顺眼的沈壮,现在见了面,也会主动递上一根烟,憨笑着喊一声“卫国兄弟”。 这样艰苦而单调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九月中旬。 地里的玉米已经彻底成熟,金黄的棒子沉甸甸地挂在秆上。 秋收,开始了。 这是全村人齐上阵的战斗。 镰刀划过干枯的玉米秆,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 男人们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油光。 割倒的庄稼堆成小山,女人们便一拥而上,用绳子捆扎结实,再一趟趟地搬运到打谷场上。 半大的孩子们则提着小篮子,跟在大人身后,仔细地捡拾着遗落在地里的玉米,高粱穗。 王卫国挥舞着镰刀,动作干净利落,效率是旁人的两倍不止。 他身边的庄稼,总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下一大片。 夏禾抱着一捆刚扎好的高粱,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着王卫国的方向挪动。 “卫国哥,歇会儿,喝口水吧。” 她将水壶递过去,声音又甜又软。 王卫国停下动作,接过水壶仰头灌了几口。 “谢了。” 他把水壶还给夏禾,抹了把嘴,便又弯下腰,继续埋头苦干,没有多余的话。 夏禾有些失落,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 不远处,两个男知青的目光一直黏在夏禾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火热。 “夏禾同志,那么重的活儿,我们来帮你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