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爷说地得过遍草”李大朗忽然说。 转头,李小姑看着大侄儿,却只见他跟着自家四婶的脚步,背着个背篓,拿起把柴刀就去了。 “喂~”居然也要去砍柴! 没细想,李小姑跟着背上背篓,没柴刀可拿就拿了把斧头。 扯了两下眉心,李婆子暗说一句今天没他们什么事转身与张氏说道:“地里草大,我们过了两遍火,你爹说火烧不干净,得在把一道,才浇了水,得过两天才有草拔,便过两天一起去分吧” 摆在外头的东西,她自然不会觉得两老的想做手脚,只道:“听娘的” “那我先洗衣衫去了”说罢,李婆子去找衣裳。 看了眼大木桶里的水,李老头拾起扁担:“我去挑水” 不多时,家里,独留张氏一人。 恍惚的站了一会,她将属于自己的锅碗瓢盆搬到自己的帐篷前,在进进出出,从江边背回些石头,搭起火塘。 复又回帐篷看了下,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抑制不住。 终于,看够了,满足了,她拿起砍柴刀,背着背篓出门。 与此同时,秦望舒与李小姑,李大朗三人直径往山头去,一路而来,她并没响应李小姑的要求背诵太祖勋志给两人听,只是教了两人一首诗。 当然,这诗依然是当代名人的,并非她现代所学。 教完,讲解清楚,在等两人背诵出来,说出自己的见解。 砍柴的地方也到了。 因心头有个想法,秦望舒带着两人偏移了人多的地方,只往山上爬。 见四嫂一直往上,心里想着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这山边也没有动物,不如看看能不能捡点漏,李小姑二话不说。 她们两都不讲话只往上走,李大朗就更不会讲,只是在自家小姑砍来跟小棍扒拉大树下枯草时,福至心灵的跟着砍了树枝,扒拉草丛。 “就这里吧”终于停下脚步,秦望舒回头远眺着山下。 此时,山下成排的草棚沿着江岸仿若无尽,油绿泼洒间一小簇,一小簇的村落点缀其间。 视线拉近,蚂蚁大的人影游移而动,或往田间走,或往山里来,或往家里归,忙忙碌碌的。 见人停下不动,两小的跟着她的视线看下去。 小夏不由感慨:“好多麦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