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城大镇里从来就不缺有钱人,与饰品店小二哥擦身而过的秦望舒,看门的眼光又很毒辣···只要照着大的门头去,十家有九家能做成生意。 那什么老太君求买香蕉的事已经在这城里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了,不说买香蕉的人打着什么注意,但十几家的大门敲下来,她居然挣了近七千两。 突然意识到卖香蕉比卖搪瓷盆更快捷的秦望舒,后悔不迭。 瞧了瞧天色,挽起发鬓,她开始进出各个铜匠铺。 铜跟铁不一样,铁是管制物品,铜却不是,而铜匠铺里的铜器是五八门,从小小的铜筷到大型的衣装铜镜可以说应有尽有。 当然,这应有尽有只是夸张。 不过一些铜盆,铜壶,铜锅,铜盖铜勺,铜梳,铜篦而已。 虽然,铜器不管制,但它却是金银之外的贵重金属,所以,当秦望舒背了满满一篮筐,差不多七八十斤的铜制品出门时,荷包里的银票直接少了近千两,也到这时,她才知道,铜器的价钱堪比银器,而小件,精美的铜器比银器价钱还高。 就比如她喜欢得不得了的那面小铜镜。 重量虽然不到半斤,但价钱却是十三两八钱的银子,比同等重量的粗糙手镯贵多了,而那把精美小巧的水果刀更是,拿去换根金钗都绰绰有余。 买了一次,知道了窍门,在进铜器铺,秦望舒在不买那些小件精巧的,而是专门挑笨重的铜盆。 大大小小的铜盆也能摞在一起,也能达到她背一次七八十斤的目的,而同样的重量,价钱却悬殊一两百两,可见这工艺的价钱是不低的。 来来去去的,在天暗,出了城门时,用了短短一个时辰挣来的钱被秦望舒在短短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挥霍干净,出城的秦望舒,兜又比脸干净了,而有空间里的那一堆铜器,她感觉身板都直了不少。 留小飞船在空间里专门给机器充电,便是连明夏之外的国家都顾及着也累不到她了啊! 心情十分美好的秦望舒一路悠哉,看着欢喜,失望收摊的各种百态千姿,听着各种人生喜乐。 帐篷处的李大姑就不同了,从眼睁睁看着自家弟妹跟着马车离开,这心变七上八下了:“怎么还不回来” 今儿不止没挣到钱,反而倒贴了出去,在加上,代表老李家的只有她一个人在忙进忙出,张氏心头很不舒服“这般担心,大姑怎么不跟着去呢” 半点不觉得这话不对的李大姑后悔不迭:“我那时应该跟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