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拨乱反正-《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赵匡义勉强挤出一丝笑:“请太后先告知陛下在何处?臣自会护送陛下和太后安然出宫!”
西华门是赵匡义早已留好的退路,守兵皆是赵家私兵,两方汇合后匆匆逃出宫去。
光寒一闪,王继恩衣袖里抖落匕首,凶狠朝他胸膛刺去。
刘庆义抱拳道:“韩帅,且听末将一言。张美、吴延祚、赵匡义等人矫诏立后,胆敢违背先帝遗愿,篡政夺权,罪不容诛!
赵郡王本该奉先帝遗愿辅政,却惨遭奸臣迫害,为了不让开封陷入内乱,这才主动退让。
“什么?混账!”张琼大骂,赵普自己率人逃了,却让他去救援困守内宫的赵匡义。
杨廷璋和史向文护卫朱秀,另一艘漕船还有三百济州兵,提吴延祚和王政忠人头,召集中军和后军,宣布乱党谋逆,赵郡王以皇帝受命宝作为信物,奉先帝遗命清君侧。
驻守外郭城的韩通登上北门,凝视着黑夜笼罩下的北方官道。
只不过杨廷璋为人低调,不喜欢京城里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自请出镇地方,多年来极少入京。
等到第二日晌午,澶州方向官道传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澶州节度使、吴郡王张永德顺利诛杀杨光义,取其首级,率领余下禁军和澶州兵马,共计三万余人,浩浩荡荡赶到陈桥驿,与朱秀汇合。
二人捂住手腕惊惧后退,怒视韩通。
有军士慌慌张张赶来禀报:“赵先生请将军速速回军救援二郎君!韩令坤、王审琦已经诛杀张令铎、张光翰,大部分禁军已经倒戈,韩王二人正在率军猛攻紫宸门!”
二刘相视一眼,哐地拔出佩刀,左右架在韩通肩头。
张琼气得破口大骂,厮杀了半天,竟然没有抓住一个朱家人。
符金菀跌坐在地,披头散发面容呆滞。
绕过屏风,穿过帘门,一间略显逼仄的偏阁里,桌案椅子落满灰尘,梁上结满蜘蛛网,一看就是多年不曾有人来过的样子。
吴延祚怒道:“胆敢毁坏浮桥,阻断我大军渡河,为何不派兵将两艘船扣下?船上主事之人呢?押来见我!”
张琼忍不住心中发毛,这究竟是一群怎样可怕的死士,具体人数还有多少,朱秀为了培养他们,又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吴延祚想带人登船,那大汉拦下道:“吴相公和王将军自请上船便可。”
与此同时,在陈桥驿西面五里处,一支两千余人的步军正在夜色掩映下急行军.
小半个时辰后,吴延祚挟朱秀来到五丈河边。
朱秀本就是殿前司都点检,麾下又有潘美、石守信两位禁军将士熟悉的大将,如今又拿出皇帝受命宝和遗诏,以辅臣名义清君侧,在吴延祚和王政忠已经伏诛的情况下,顺利接掌兵权。
刘庆义也劝道:“韩令坤、王审琦、高怀德、安守忠、米信、田重进诸位将军早已相约今日一同起事,响应赵郡王,殿前司本就人心惶惶,几位将军都是殿前司旧将,如今一同起事,张美、吴延祚等人安排在殿前司的傀儡根本抵挡不住。”
王继恩忙道:“未免意外,奴婢把三人藏在内殿偏阁,二郎君请随奴婢来!”
沉默了会,韩通冷冷道:“若本帅不答应,又如何?”
~~~
内宫深处,靠近禁苑的一片荒废屋舍,符金环带着朱元戬、柴宗训两个孩子,躲在一间堆放杂物的屋子角落。
之后乾祐三年,太祖郭威攻破开封,这枚宝玺又成了大周的开国符宝。
吴延祚踱了几步,“更衣,备马,本相亲自去看看!”
朱秀哈欠连天,点点头没说什么,无精打采地爬上马背。
王继恩跌跌撞撞从廊道跑来:“禀太后,大事不好,朱秀在陈桥驿策动兵变,斩杀吴延祚、王政忠、杨光义,策反禁军,回师开封!
韩通已然倒向朱秀,开城迎接大军入城。
二刘抱拳应诺,韩通叹口气,旋即振奋精神,朝城下禁军大喝道:“擂鼓,开城,迎接赵郡王大军入城!”
“快快逃出宫!”符金菀在王继恩的搀扶下站起身,跑出两步才想起什么:“训儿.快去把训儿带上!”
原本搭建在河面的浮桥,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
赵匡义嘲笑道:“你以为就凭一个太后身份,就能让我的人心甘情愿投靠你?”
杨廷璋的姐姐,正是郭威第二任夫人杨氏。
韩通恍然明悟,原来二刘早就是朱秀的人,滁州借故贬黜,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苦肉计而已。
一行人从馆驿前门离开。
听这动静,内城里已经率先动手了。
赵匡义大惊,下意识后退一步,灯笼里飞溅出滚烫蜡水,落在脸上,疼得他捂住脸大叫。
赵匡义安抚道:“太后莫慌,叛军想要攻破紫宸门尚需一段时间,臣可以带太后从西华门从容退离。”
“怎么?”韩通扫了眼二人握刀的手。
听到声响赶来的赵彦徽,拔出刀就要冲上前,王继恩赶紧推开靠墙摆放的一架木柜,那木柜底下,竟然有一个可供一人钻出的墙洞。
王继恩麻溜地爬起身,恭恭敬敬站在赵匡义身后。
符金菀难以置信地指着王继恩,尖利怒骂:“狗奴!你敢背叛我!”
吴延祚假惺惺地笑道:“叨扰赵郡王了,后军渡河时出了些小岔子,还请赵郡王跟本相一同前往。”
符金菀扑到他身上,惊慌道:“二郎快带我走!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那大汉想了想,让到一旁。
同一时刻,潘美、石守信率领千柳庄兵马袭击陈桥驿,击杀张光翰、赵彦徽等乱党将领。
符金环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不时轻声安抚。
两个孩子乖巧地依偎着她。
宫城里隐隐传来哭喊声、喊杀声,有冲天的火光透亮黑空,符金环隔着门缝,看到宫城方向一片火红。
她强忍恐惧,搂紧两个孩子,默默在心里祈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