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为护徒弟双来换 只求内外一心专-《画有五千秋》


    第(2/3)页

    “这帮孩子本身就缺练,再不上台,往后那京剧是真完了!”

    一旁划过一个步伐轻快的年轻人,身上的T恤实在是吸睛,写满了各种京剧戏迷才懂的话,换成现在的说法儿,那就是‘梗’——什么‘戏曲要完’、‘三块三叫小番’、‘来凿了’,大大小小铺满了整件儿T恤。

    不同于常见的排版,这件儿T恤还带着点儿近大远小的水墨风,人一走起来,活像是这堆话活了,扑面而来……

    “哈哈哈哈哈,现在年轻人真有意思!”

    “刚才我们在门口儿,还看见有那个小姑娘儿发那个什么小卡,说是专门儿做的宁常安的,只是临时改的他来演,做的都不是这场《三气周瑜》的。”

    “说起来,这《三气周瑜》也不算常演了……”

    “咚,咚,咚!”

    三声钟响,开演倒计时两分钟。观众们还在陆陆续续进场,周遭也没有安静下来。

    “师父……”宁常安演上半场,陈承晟演下半场,这会儿做师父的已经扮好了,在上场门儿等着,后者还在心虚。

    陈承晟怎么会不知道师父今儿弄出这么个上半场、下半场,一是为了把自己带出来,让更多观众看见,二是怕有人退票,消磨自己的自信心。

    当然,宁常安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目的:让徒弟看看自己学的还有多大差距,不要自满于“同辈中佼佼”的身份——这要是放在自己那一代人里,根本不够看!

    鼓掌连着叫好儿,一声碰头好儿随着宁常安上台同时落地:“好!”

    有观众专喜欢买上场门儿对侧最靠边儿的座位,要的就是能看见侧幕条儿里边儿,这角儿还没上台,就已经准备着这一声儿碰头儿好了。

    “稳稳当当的,自己心里别犯怯。”

    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儿就该上台了,师父这句叮嘱本就成了一颗定心丸,陈承晟更是知道师父就在上场门儿方向给自己压台,快跳到嗓子眼儿的心,也终于稳稳当当搁回肚子里了……

    “吁……吁!”乐队模拟出战马嘶鸣之声,这会儿代表的乃是战马和乘马人周瑜之间的状态。

    “啪!”

    一个摔叉下去,台上台下都不得不承认:陈承晟这孩子在同龄人中确实算是不错的,蹦的高,落的干脆,基本上没有前腿后腿靠蹭蹭下去的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