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啊,蜀国真正的执政者,还是诸葛亮,刘禅虽然因亲征得胜话语权有所上升,但短时间内,他的意见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至少难以动摇诸葛亮的话语权。 辛毗却道: “陈公之言,臣倒以为不然。 “如太中大夫适才所言,刘禅北寇以来,用兵伐谋颇肖其父,有恃勇冒进,刚愎自专之象。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刘禅既恃勇刚愎如此,又侥幸得此大胜,必飘然自得,与诸葛亮争衡于庙堂之上,夺势于军旅之中。 “诸葛亮若赞同孙权称王,蜀国必将上下哗然。 “尤其蜀国军界,仍以赵云、魏延等刘备宿将为锋。 “此次又随刘禅寇掠得胜,诸将一定会慢慢拥护刘禅。 “诸葛亮若同意孙权为王,正好是刘禅将伪汉权力夺回的时机。 “若然,无须等刘禅与孙权二犬相争,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恐怕就会率先爆发一场内斗了。” 辛毗此言落罢,在场君臣尽皆恍然大悟,乃至于竟隐隐有些兴奋了起来。 孙权若趁此时称王,那真是有功于大魏,有德于天下,所谓大魏幸甚,天下幸甚啊。 曹叡也渐渐回过神来,思虑一二后微微点头: “真如卫尉所言,刘禅夺下关中乃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了。 “刘禅不允孙权称王,则孙刘两家盟约无以为继。 “刘禅允诺孙权称王,则刘禅与伪汉自绝于天下。 “刘禅若与诸葛亮就孙权称王之事争衡于庙堂军旅…嘿。” 曹叡忽的勾起嘴角,嗤笑一下。 大魏都派兵帮孙权威胁刘禅了,孙权要是这都不敢称王,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再者,称王也并非孙权一个人的事情,江东那么多世家大族在孙权身后摇旗呐喊,出兵出粮,孙权难道不需要兑现政治利益的吗? 孙权一直不承认蜀汉是汉,非但是为自己考量。 也是因为,包括东吴人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全部都认同『天命』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曹魏窃取天命,是贼。 蜀汉妄称天命,也是贼。 真正的天命在刘协那断了。 既然曹操、曹叡、刘备、刘禅可以妄称自己续上了天命,那么孙权为什么不可以续上? 拥护孙权的那群人,别说让孙权称王了,恨不得孙权马上大败曹魏一场,昭告天下人,天命在吴,然后立刻祭天称帝! 可是…现在刘禅突然克复关中,还于旧都,大有汉高祖皇帝『还定三秦』之势了。 天命在谁? 天命似乎在蜀啊!! 故此,江东文武百獠一定会赞同孙权此时去与刘禅议称王之事,谋二王并立,周召共和之政,一起讨伐篡取天命的伪魏,重拾天命。 以此,既削弱蜀汉法理,又树立江东政权存在的法理性。 最重要的,能从孙权那里兑现一次政治利益! 大家投资你,是要当大官的。 你一开始顶着个违背大汉三互法的扬州牧的名头。 后来跟刘备互表,当了徐州牧,总算不违法了。 结果刘备称帝后,你竟当了大魏吴王,为天下笑。 其后跟刘备议和,大魏吴王也不当了,让大家喊你至尊。 至尊…是个什么东西? 至尊手下的官,他正经吗? 你不怕被天下人笑,我们这些出兵出粮的,祭祀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跟祖宗讲,我当了至尊手下的官。 至尊……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