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无计可施-《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3)页

    不用刘禅发话,军医赶忙上来止血包扎。

    刘禅从麋威手中拔出那枚带出一块血肉的断箭,半晌无话。

    …

    …

    斜水以东。

    虎豹骑距离汉寨还有四五里。

    曹真此刻已收到了确切的消息,斜水上游确实有蜀军拦水做坝。

    坝如金字,下厚上薄,高一丈有余,长过半里,以厚板筑围,大木斜撑,有水自坝上缓流而下。

    蜀人从栈道上建梯至河道,坝上有蜀人数十,栈道上亦有蜀人近百,皆以绳索牵住大木,似乎随时准备决堤。

    曹真虽然没用过水攻,也未曾亲眼见过,但是太祖武皇帝当年水淹太寿、下邳、邺城的故事却是耳熟能详。

    这种大坝,只消掘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再撤去小部分木围,后续大水便会不断朝缺口涌来。

    仅凭源源不断的水势冲击,大水便能主动将缺口左右的坝土不断冲散,使缺口不断扩大。

    最后整条大坝尽数冲毁,大水一泄而下,根本不需一刻钟功夫。

    虽然坝高一丈,长约半里听起来不是很高,也不很长,规模远不如太祖皇帝当年所围之坝。

    但如果大坝后面积水绵延十数乃至数十里的话,没有两三个时辰怕是泄不完的。

    他如今面临抉择。

    对面的蜀军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有序撤离,民夫、辅卒几乎全部撤回了栈道上。

    而虎豹骑显然已经出现在了蜀军视线里。

    蜀军到底是会掘坝直接退走?

    还是说会继续诱他虎豹骑渡河,之后再决堤,以期半渡击之?

    曹真与杜袭等人讨论不出一个结果,只能继续等待。

    就在曹真等人思绪万千之时,对岸的蜀军突然吹响起了一阵连绵不断的号角。

    紧接着号角声由近及远,一直传至看不见的山谷之中,在山谷里回荡。

    “大将军,这应该就是蜀寇传令上游决堤的信号了。”军师杜袭面色凝重。

    此刻已经由不得曹真再多作考虑,他赶忙唤来亲兵:“传令下游六千人马淌水渡河!”

    那六千人自然早已收到了命令。

    蜀寇进则退,蜀寇退则追。

    目的只有一个:衔尾直追,不能让对面蜀军安然撤退,不能给他们时间破坏栈道。

    亲兵得令,迅速摇动军旗。
    第(2/3)页